查看原文
其他

博物馆研学的内涵是什么?怎么“学”怎么“游”?

博展联盟 2023-10-0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文博中国 Author 陈理娟 董倩茹

研学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是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文化旅游活动。目前的博物馆研学,多将目标限于中小学生群体,导致研学资源浪费。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以及国家文化战略的需求背景下,博物馆研学越来越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播方式,不断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推出一批专题研学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博物馆研学作为“学”与“游”的有机融合载体,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成为休闲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博物馆研学以及各种研学旅行更是在游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递优秀文化知识。

关于博物馆研学,国内学者的研究还不多。截至2018年12月25日,在知网上搜索关键字“博物馆研学”,只有16篇相关文章,理论研究还存在很大不足。这些相关文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博物馆研学活动的案例分析及经验总结,如姜惠梅的《博物馆里“研学”(游学)的那些事》,解析山东博物馆青少年研学(游学)案列,指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应连接学校教育和文化旅游,实现学校“课堂教育”、博物馆“实物教育”和文化遗产“实地教育”三者的有机统一。一类是对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的分析,如刘世斌的《开发博物馆课程,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开展深度学习》,文章指出学校要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 并借助场馆资源开发专题课程,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分析这些文章发现,目前博物馆研学的概念还不明确,研究群体也仅限于中小学生;但博物馆教育属于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它的参与者并不仅限于学生群体。由于对博物馆研学概念内涵及价值目标的狭义理解,导致目前的研学常常忽略非学生群体,这也限制了它的发展。


博物馆研学现状

博物馆研学的开展是增强文化自信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举措,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的通知》中,有95个博物馆(包括纪念馆、科技馆、自然科学馆)被认定为首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认识到博物馆研学的重要性,各博物馆都积极开展,仅陕西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就有23家博物馆积极开展研学,占比高达92%。对基地博物馆所开设研学课程的频次分析发现,开设研学课程频次达到100次以上的博物馆为5个,占比21.74%,开设频次在10~100次的9个,占比39.13%,开设10次以下的9个,占比39.13%。

博物馆开展研学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也显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博物馆研学忽略非学生群体,教育目标狭隘。

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发展意见》中定义:研学旅行特指在“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下, 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在此研学定义下,学者们对博物馆研学主体的理解比较狭隘,将博物馆研学狭义理解为学校教育的课外延伸、学校课程教育的辅助活动,对研学的教育目标理解也仅限于教育教学以及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相关文章研究也将博物馆研学的主体侧重学生群体,而忽略非学生群体。具体实践过程中也是如此,博物馆研学的参与者多为中小学生,成年人的博物馆研学少之又少。陕西省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开设频次达到每年10次以上的研学课程共有45门,服务对象为学生群体的课程有29门,占比64.44%,服务对象为非学生群体的课程有9门,占比20%,服务对象既包括学生群体又包括非学生群体的课程有7门,占比15.56%。由此可见,基地博物馆里的研学课程大多是针对学生群体开展,非学生群体的课程开发仍有待加强。

博物馆研学应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其价值目标也不应仅限于学生群体的教育教学,而在于国民的终身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传承。针对目前博物馆研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问题根源在于对博物馆研学的概念认识不清。

▲研学机构与博物馆对接交流



博物馆研学概念特征

在《新博物馆学手册》一书中,乔治·埃里斯·博寇提到:“最新式的博物馆希望将学校团体对博物馆的参观变成真正的教育性的体验,而不仅仅是从日常教学活动里走出来度假。”博物馆研学活动也不仅是简单的参观游览,而是要实现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关于“研学”,国内对于研学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研学资源利用、研学产品开发、研学市场分析等方面。对于“研学”的定义,国内学者存在两个方面的理解。广义来讲,研学是旅游者出于文化求知的目的,离开常住地,到特定地区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的文化专项旅游活动,其旅游主体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学生群体,也可以是非学生群体;而狭义的研学则是特指由学校集体组织、学生共同参与的,以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培养人格为主要目的的校外专项旅游活动。笔者认为,博物馆研学是以博物馆藏品及其衍生文化资源为教育内容,以课程教育与实地参与为教育手段的一种文化旅游活动,它的参与者为社会公众,既包括学生群体也包括非学生群体。博物馆研学活动开展形式应多元,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学生们在碑林博物馆的研学活动



(一)博物馆研学里的“学”

博物馆研学里的“学”体现在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不断延伸。在知识经济时代,博物馆的传统理念受到了巨大影响,它不仅仅是文物藏品的存放处,也是社会大众的文化教育场所,要不断分享与解读藏品信息。2015年施行的《博物馆条列》明确规定,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教育功能是博物馆非常重要的功能。

从教育理论来看,一个独立的教育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途径、教育目的及教育环境)。推及博物馆教育,可知博物馆教育的教育者为馆内社教人员,受教育者为社会公众,教育内容为藏品信息等,主要教育途径有讲解、讲座及互动交流,教育环境主要包括博物馆的物质条件(教育硬件设施)以及文化实物信息,教育目的在于文化传承。判断博物馆教育是否达到了其目标,可从《博物馆与教育——目的、方法及成效》一书中为文化部门开发适当的五项通用学习成果来分析。

▲五项通用学习成果示意图

博物馆的教育成果,对于受教育者来讲,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内涵。首先在认知层面上,受教育者获得知识与理解,丰富知识结构,获得相关技能。在价值层面上,激发受教育者的乐趣、灵感及创造力,引发思考,形成积极的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在行动层面上,受教育者的活动行为,会为博物馆文化的传播带来影响,同时也会促进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二)博物馆研学里的“游”

博物馆研学里的“游”在于研学为博物馆带来的休闲性。博物馆旅游也成为一个城市的旅游增长点。一个城市的博物馆往往是其地方的标志性建筑,越来越多的公众会选择博物馆作为休闲娱乐场所。博物馆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也配备有餐饮、纪念品商店等消费场所,以满足公众的休闲需求。每年的黄金周,博物馆都会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促进甚至带动了当地城市的旅游发展。关于博物馆旅游的内涵,有学者认为,博物馆旅游是指以博物馆及其衍生物为吸引物,利用一定的资金、技术将博物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旅游产品优势, 吸引游客以观光、游览、休闲、参与活动、修学、研究、提高自身修养等为目的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博物馆旅游的重要意义已被社会公众认知并接受。

博物馆研学里的“游”主要体现在博物馆旅游功能的发挥。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相比,博物馆旅游属于文化旅游的一种。博物馆所体现的地域文化既满足了参观游览者的好奇心,又满足了游览者在旅游过程中增进知识的需求。传统的观光旅游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而博物馆旅游除了促进当地经济效益外,也不断加强社会大众的精神文明,促进文化传播,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学生们在博物馆进行深入学习


(三)“学”与“游”的有机结合

博物馆研学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它既发挥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又体现了博物馆的休闲旅游功能,如何实现博物馆研学在游中学,在学中游,需要将博物馆的教育与旅游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可以明确博物馆研学活动的核心内容在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这三方面。博物馆研学的价值目标在于进行终身教育,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博物馆研学通过创新形式,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活动中焕发生机活力,实现更广泛的文化传播。

在博物馆研学概念认知的基础上,下面进一步分析博物馆研学的特征,以便更好地理解研学实质。

博物馆研学“有教无类”。博物馆研学是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手段。博物馆教育要为社会所有公众提供平等的共享文化资源的机会,要接受不同年龄段、性别、工作、阶层的观众,注重教育全民性及广泛性,弱化社会差异,体现社会公平。

博物馆研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相对于学校教育,博物馆研学教育内容丰富,涵盖社会历史、艺术、自然科技、民俗民族,等等。通过博物馆研学,公众可以获取更多知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会伟大民族精神和红色革命精神,增加民族认同感,提高文化自信。

与学校相比,博物馆具有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丰富多元的教育方式。博物馆研学的开展形式多样,如体验式活动、互动交流等,增加教育的趣味性,注重公众的满足感,它将教育与旅游有机结合,在互动游览中完成教育目标。

提升国民素质,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与学校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目标不同,博物馆教育参与社会发展,是对国民全方位素质、国民人格的培养,博物馆研学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它在国家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要求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各领域。

经济效益探索。《博物馆条例》中提到,国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博物馆开展创新活动,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研学由于其“在学中游,在游中学”的特点,是博物馆文化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

▲高中学生的科技研学



博物馆研学的策划实施

博物馆研学的开展,首先要确定主题,这是开展研学的关键。下面结合苏州博物馆的研学案例来具体分析。


(一)研学主题的多元化选择

博物馆研学的主题,需要同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博物馆自身的藏品资源信息及文化价值来确定。研学主题的多元化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研学选取多元化主题,是从多角度进行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重要之举。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吴文化,在历史的沉淀中形成很多文化成果,如苏绣、桃花坞木刻、吴门画派等。苏州博物馆是吴文化的重要传播地,其基本陈列包括“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四个展厅,其馆藏文物特色及原创展览均体现吴文化传承的特点。“知苏―苏州 山塘街的前世今生”研学之旅就带领参与者走向吴文化的展示窗口和苏式生活的体验地山塘街,兼顾知识与普及,了解苏州历史。

除利用博物馆自身文化资源外,博物馆研学主题的选取也可来自于馆内的临时展览。博物馆的临时展览从多个角度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针对临时展览所举办的研学活动也是对临时展览价值的最大利用。根据“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收藏特展”这一临时展览的背景及文物特点,苏博推出“摹古抱素——潘氏收藏展之陶埙赏习”研学活动。


(二)研学课程的分众化开发

博物馆研学的教育价值目标在于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终身教育,而研学课程的开发能更好地体现博物馆研学的教育属性。高品质的研学课程能为研学者提供专业学术知识,进行高质量的文化素质教育,让研学群体充分感受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目前研学课程设计主要是按照“前置课程+实地探访+体验式课程”的模式进行。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也可参考此模式,围绕研学主题,综合各文化学科要素,形成整体认知。研学课程的分众化是针对研学群体需求的差异性而量身定做的课程,满足不同群体需求,从而实现研学效果的最大化。

苏州博物馆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丰富多元的研学活动,同时配以研学课程,确保研学的专业性。考虑到受众需求的差异,其研学活动及课程设置也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及成人开设。针对学生群体,课程偏重于知识科普及互动体验,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知识,丰富知识结构,提高审美能力,培养文化自信。针对非学生群体,课程体现学术性和专业性,主要目的在于满足成年人的求知欲,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形成正确的文化观。乐学@苏博“文博小达人”冬季研学营主要面向学生群体,通过参观书画展厅,开展系列文博课程和书法学习,完成书法写作及印章篆刻,亲手完成一幅碑帖作品,来认识篆刻和拓碑等书法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兴趣。“国之重臣——寻找潘祖荫的京城印迹”研学之旅主要面向非学生群体,由文博专业人才作为学术领队,紧扣展览主题,结合国家级博物馆优秀文博教育课程,配套专题研学任务手册,保障研学的学术性。

▲“国之重臣——寻找潘祖荫的京城印迹”研学之旅

(供图:苏州博物馆)


(三)打造研学品牌体系

目前博物馆研学有的是只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品质有待提升。博物馆研学属于博物馆文化产品的一种,针对其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可以引用市场营销学的“品牌”概念促进品质提升。品牌具有唯一性和可持续性,是具有凝聚力和扩张力的“知名度”。就博物馆而言,博物馆的品牌规划可理解为对品牌的坚持以及对此所做出的一系列行为及其在产品上的体现。打造博物馆研学品牌体系,即打造博物馆的产品品牌,而不同类型的产品品牌共同构成整个博物馆的品牌,以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播。博物馆研学品牌体系的建设要求蕴涵博物馆的独特文化气质,保障研学品质,实现研学活动差异性,为参与者提供优质、多元、系统的“菜单式”服务。

苏州博物馆推出的“苏博系列”研学活动已形成教育活动品牌,其开展的研学活动系列包括:悠游@苏博、知行@苏博、聆听@苏博、书香@苏博、艺术@苏博、乐学@苏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研学者提供多元选择。其师资力量来源于高校教师及文博专业教育人才,确保研学的高品质及学术精确性,同时严控参与人数,让每一位研学者都有所获。博物馆的名号成为了它研学品质的保障。这不仅是博物馆教育能力的提升,也是博物馆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形式。

▲乐学苏博:墨法生趣冬季研学营(供图:苏州博物馆)


(四)研学的跨界合作

作为博物馆产品的一种,博物馆研学的发展会受到市场的作用影响。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规律,博物馆研学可采用一般产品经营理念,结合自身资源优势,进行跨界合作,助推研学发展。这既适应了市场规律,也不断创新研学的开展方式。多元化的开展方式为参与者提供多样选择,符合文化旅游时代消费者的需求。跨界合作可分为两类:文化机构与旅游机构的合作;博物馆研学活动与其他领域的合作。

文化机构与旅游机构的合作主要是指博物馆同旅行机构合作开发研学项目,延长项目周期,以丰富研学活动内涵。博物馆研学不仅限于一家博物馆,而是要把文化遗产点、博物馆联系起来,构建研学活动路线,由点成线,最终形成博物馆研学区域。在构建一条研学路线时,旅行机构往往有着更敏锐的视角,根据研学主题,将文化旅游线路上的文化遗产点或博物馆结合起来。博物馆积极引导第三方参与,可以由旅行机构来保障安全性,博物馆保障教育性,为研学群体提供优质服务。苏博推出的“悠游@苏博—国之重臣——寻找潘祖荫的京城印迹”研学之旅,便是由博物馆和机构共同策划,机构负责各项旅行事务并与活动参与者签订旅行合约,苏博宣教部主任担任学术领队,既保障旅行安全又体现学术专业性。

博物馆研学与其他领域的合作主要表现为:博物馆文化资源与其他社会领域资源互补,创新研学形式。研学可以同影视行业结合,运用新的载体,增加参与者兴趣。“舞动博物馆——苏博奇妙夜”主题活动,便是联合江苏省交通广播网和苏州音乐广播共同开展。研学也可以结合本地饮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将地域文化融入活动的方方面面。“知行@苏州 七里大风歌——山塘街的前世今生”研学活动,将研学地点定在展示苏州地域文化的窗口山塘街。在山塘街可以乘坐独具姑苏风格的游船,品尝苏式美食,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的制作工艺,让参与者近距离体验苏州的地域文化特色。此项活动不仅满足了参与者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进一步传播了地域文化。

 (除署名外,本版供图:蓝天)


转  自|文博中国


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博展联盟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表后的30日内与博展联盟联系。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